简单八一八金殿呈冤:再谈太子萧景琰、梁帝与梅长苏

和朋友聊天有了一些新的想法简单记一下。几个问题:

- 是否对景琰的智计和能力刻画太少?
- 梁帝是不是可怜人?
- 景琰这样做和逼宫造反有什么区别?
- 梅长苏和梁帝最后的对话有何意?


1. ep49的金殿对峙和ep52/53的金殿呈冤互为表里互相映照。ep49由梅长苏作为智商舌辩和口才的担当正面进攻,ep53是梅长苏和梁帝最后对话点出“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然而背后的暗线一直是一旁站着的太子所掌控的朝局力量。这是属于景琰的。

为君者的力道从来不需要站在明面上。

猎宫之战以后,萧景琰已经逐渐成长为一个能够掌控朝局乃至对抗老皇的太子,不再仅仅是一个四处征伐的皇子将军或者备受宠爱的七珠亲王了。将军穆霓凰可以阵前斩将,谋士梅长苏可以舌辩如刀,少帅林殊可以谋划战局,而太子萧景琰不需要。

三场戏:猎宫之战缴还兵符、皇权威压下挡酒、金殿呈冤挡剑是太子萧景琰的高光时刻,已经足够支撑起萧景琰作为一个主君的力道和担当。


2. 琅琊榜最终要呈现的是清明正道与皇权至尊的对峙。


3. 在金殿呈冤中,太子萧景琰其实是和皇权代表者梁帝最终对抗的真正领袖,是正道的联合代表者。这个在戏里其实也表现的很明显:

- 梅长苏和萧景琰的事前对话:“这事,最终还是要你来主导”;
- 金殿呈冤,莅阳长公主出面首告。随后是霓凰郡主、蔡荃沈追群臣、言侯纪王穆青,群情激奋。太子最后站起,先把莅阳长公主扶起来,然后站着说“儿臣附议”。
接着其他人也一个个站起,跟在太子身后;
- 梁帝意识到这一切都是太子的策划,抽出剑想杀掉他心里的“乱臣贼子”。太子萧景琰在众人面前以身挡剑。

赤焰旧案早已成为梁帝自尊和皇权最根本的心结。而景琰早已也说得明明白白“皇长兄不会做的事,景琰也不会做”。他不会谋反,仅仅想要翻案。翻案,就是要有对抗皇权的力量。


4. 景琰说,儿臣从小受教于祁王,但景琰不会成为第二个皇长兄——祁王是清明政治的人格化身,他惨死于皇权的刻薄和威压之下。景琰从十三年的赤焰旧案中成长起来,辅之以梅长苏甘愿飞蛾扑火般的狡诈智计,他学会了现实主义学会了韬晦和韬略,学会了利用皇权的多疑猜忌扮猪吃老虎。然帝王之术并未动摇他的本心,他只是学会了通过获得力量来实现正义。而他能够有掌控这样的力量,不是因为他更会弄权,而是占有了“道”。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占有正道,当年在皇权威压下不敢言声无法奥援的言侯、穆王府、纪王才会纷纷站在他一边。

梁帝:你不要以为朕不敢杀你。朕杀了你,明天就会有新的太子。
景琰:你可以杀我,可以杀掉天下所有想查清此案的人。因为你是王。但当你杀掉所有人的时候,你还是那个高高在上的王吗?


5. 梁帝最后的一跪“朕是你的舅舅,也曾抱过你,陪你放过风筝……”然而梁帝的软弱,却从来不足以成为心软宽宥他的缘由。

他真的悔恨了吗?那为什么直到失去皇权,才想到曾经的父子、兄弟、君臣、夫妻和挚友之情?梅长苏/林殊和梁帝是什么关系?血海深仇。冤杀我父,逼死我母,捣毁我整个人生,毁弃林氏宗庙。代入梅长苏的视角,我实在想不出来梁帝就算最后说“我是你的舅舅,曾带你骑过马,陪你放过风筝”还能让梅长苏有任何心软的地方。你现在还有脸和我讲骨肉亲情吗?

要说可怜,唯一可怜的是,梁帝难得在垂暮之年对静妃和对景琰的一点点心软和真心被辜负了。然而他活该。

他当年的猜忌刻薄,当年辜负的兄弟君臣之道夫妻父子之情,亏欠的祁王、林燮、宸妃和晋阳长公主一样一样全部报复在了他身上。或许单纯从靖王-梁帝来说,景琰真的可以说有些亏欠和辜负他爹的,毕竟他顶撞他爹若干年,梁帝还是没把他怎么样,还是觉得这孩子贴心,逐渐的看重他、信任他。但如果不把景琰当成一个单纯的个体,而当成靖王+祁王+那么多冤魂的复合体,静妃母子就是代表当年那些冤魂的复仇之神,掐准梁帝多疑的性子,抓着他心里还残存的一点点对儿子对妃子的宠信爱重,欺瞒他、利用他,扩大自己的力量。实现他们的正义。那还真没什么亏欠的。

更何况,梁帝对静妃和景琰可从来没有完全放下过猜忌之心,兵符、毒酒、试探何尝不是他自己的心结,他永远把皇权放在第一位。


6. 还有一点,在整一部《琅琊榜》的刻画中,梁帝这个人物或者符号是没有任何力量感的。他从来没有这个气势和风骨登高一呼让人心甘情愿追随他干这个干那个,所做的所有事情都是在平衡朝局玩弄权术,连在猎宫这场戏里也完全处在一个被保护者的状态,连最后被逼得无路可走还想要推卸责任说“你要相信朕是受了小人的蒙骗”。但偏偏是这么一个没有力量感的人把控着最高的皇权,猜忌别人、怀疑别人、压制别人——按照儒家来说,皇帝应该占住正道,那么忠君就是忠于正道。梁帝的所作所为真的就和“正道”没啥大关系,也就让这部戏仅仅“忠君”两个字显得非常的薄弱和虚伪。

是非对错,天理道义。恐惧于别人的力量,担忧着自己的皇权,就可以冤杀功臣、辜负挚友、屠戳亲子吗?天下,乃是天下人的天下。若无百姓,何来天子?若无社稷,何来主君?

梁帝最后对梅长苏说,七万赤焰军唯林燮之命是从,连朝臣也言必称祁王之意。说等景琰坐上了这龙椅,也会讲君臣也会猜忌多疑。梅长苏道“陛下被至尊之位迷失了本心,不懂祁王,也不懂景琰”。有些人会被梁帝说服,然而景琰不是梁帝,这样一个具有力量和担当的人物,敏辨忠奸、察纳谏言、光明中正,心怀坦荡,如何不让人甘心相从?

没有力道和担当的人,才会痴迷权术,并且以为权术一定是对的。


7. 梅长苏是诡谲之人。但他确实已经不再是林殊了。即使心底的的确确有颗赤子之心,却也的的确确心有执念,怀有刻骨之仇。因而自毁、自伤、伤人、欺人。他为萧景琰呕心沥血,但同时从不以萧景琰等价的坦诚和信任回报他。无比心痛,又无比敬佩。

让他最后时刻回归林殊,是作者对梅长苏最大的恩赐和仁慈。


18 Oct 2015
 
评论(18)
 
热度(203)
  1. 共1人收藏了此文字
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
© 云关雪栈 | Powered by LOFTER